http://big5.wallcoo.com/nature/Beauty_of_nature_1920x1200/images/HD_beautiful_nature_landsacpe_1920RCRL_8003.jpg

偉大的真主在尊貴的《古蘭經》中說:“人類中有一種人,他說:‘我們的主啊!你把今世的幸福賜給我們吧’!在後世他得不到任何福分;人類中還有一種人,他說:‘我們的主啊!求你把今世的幸福賜給我們,也把後世的幸福賜給我們,並保護我們免遭火獄的刑罰’!”《古蘭經》(2:200──201)

 這兩段經文給我們闡明了兩種人的觀點,也點出了兩種人所追求的不同幸福,同時也告訴我們,今世上人類就分為兩大類:

一類是追 求今世,沉湎於今世,把今世作為最終的人生目標和最高尚的人生追求,並把今世的物質幸福當成真正幸福的人。

另一類是兩世兼顧,並把今世作為跳往後世的跳板,利用今世去營謀後世,追求並利用今世的物質幸福去換取後世永恆的幸福的人。

很顯然,前一種是無信仰的人,他們不信安拉乎,不信後世,所以他們認為隻有今世。他們就抱著“今日有酒今日醉”的態度,一味地追求物質,盡情地享受,以此來彌補他們精神上的空虛,去滿足他們的欲望。

然而,欲望───私欲是一個無底洞,想得到的東西如果沒有得到就想方設法不擇手段地去獲取。而一旦得到時就又想要更多,而後產生一種惡性循環,最終私欲膨脹忘乎自我。最後成為了一個薄福之人。所以無信仰之人不信安拉乎,不信後世,他們的精神就會永遠空虛,從而得不到幸福。在今世上安拉乎或多或少地給予他們,讓他們享受,而在後世他們就不可能擁有任何的幸福。

信士們在思想認識上,在價值觀念上,超越了他們,比他們看的遠,比他們認得清,比他們想的透徹;在行為上比他們積極,付出的比他們多。他們信仰安拉乎,信仰使者,相信後世。他們深知,今世的聲、色、貨、利,今世所有的物質財富都生不帶來,不是與生俱有的,也不可能死了會帶走。

其實,仔細想來,人生必然會經歷兩次轉折:一,由窮變富;二,由富變窮。

所謂“由窮變富”,就是說人剛出生時,赤身而來,今世所有的一切沒有他(她)的,所以此時的他(她)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貧窮者。後來,隨著人生的不斷變化──長大,成熟,結婚生子,逐漸有了自己的財產:錢財、兒女、房產、田地------。無論這些財富(他)擁有多少,比較他(她)出生之時,可算是個富翁。就此,他(她)經歷了人生的第一次轉折─由窮變富。

然而安拉乎為人類預定了人生法則─生、老、病、死。所以,人最終要無奈地結束自己的生命,離開今世和他(她)所擁有的一切物質財富,赤身而歸。由此,他(她)又變的身無分文,窮困潦倒,一貧如洗。就這樣他(她)又經歷了他(她)的第二次轉折─由富變窮。

因此,信士並不把今世的物質財富看作真正的幸福,他們只是利用今世的物質幸福去謀取後世的永恆的幸福。在今世生活中,他(她)們也工作,也做生意,也種地…,像其他人一樣過正常的生活。同時,他(她)們信仰安拉乎、禮拜、封齋、力行善功,並時刻祈求安拉乎保護他(她)們免遭火獄的刑罰。這才是真正的幸福。

但是,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,一切失落、悔恨以至罪惡都是由於自己的過錯鑄成的,惟有戰勝自己、善待自己、重塑自己,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。

穆聖說:“人有四種精華,往往被四種惡德消除掉。四種精華是:智慧、信仰、廉恥和善行。人一發怒,智慧就被消除了;人一嫉妒,信仰就被消除了;人一貪婪,廉恥就被消除了;人一背談,善功就被消除了。”

穆聖說:“世上有四母:藥物之母、禮儀之母、善功之母和希望之母。少吃少飲乃所有藥物之母,寡言少語乃各種禮儀之母,少犯錯誤乃諸種善功之母,堅韌不拔乃一切希望之母。”

穆聖說:“不幸的特徵有四:忘記以往所犯的罪過,其實這早已被記錄在真主那裡;牢記做過的好事,其實這些好事是否蒙真主接納他並不知道;在現實生活裡,只看高於自己的人;在宗教修養方面,只看不如自己的人。幸福的特徵也有四:牢記以往所犯的罪過;忘掉以往的善功;在宗教修養方面,應看強於自己的人;在現實生活方面,應看不如自己的人。” 

綜上所述,幸福之人的表現有十一種:

第一種是不貪今生,喜愛後世。他知道今生是個實驗場,是個栽種場,是暫時的,後世才是永久的。

第二種是行善,他的一切善行都是全為真主。他念《古蘭經》不隻是口頭上誦讀,而是把《古蘭經》作為教誨,實現其中的教訓。

第三種是他不開口則已,一開口就是勸化。說有益的話,不說閒話。。

第四種是堅守按時禮拜。因為穆聖說:“禮拜的時間到了你們要忙著禮拜。你們兒女長大後你們要忙著婚配,人去世後你們要忙著安葬。”

第五種是遠離非法和一些嫌疑的東西。因為在禁地的旁邊放羊的人,總有一天他的羊會闖到禁地裡邊去。所以凡是非法的事情要遠離,嫌疑的事情同樣要遠離。

第六種是要和清廉的人同在,要與有智慧,有知識的人同在,跟他們接觸,跟他們來往,你們就能得到和他們同樣的福慶和恩典。

第七種是謙虛、且戒除自大狂妄惡習的人。

第八種是仁慈,慷慨,善良等行持和心態。這是有福之人的第八個表現。

第九種是要憐憫真主造化的一切動物,愛惜真主給的所有的恩典,不浪費,也不過分。

第十種是要顯現穆斯林的本性。穆斯林是有益人類的人,穆斯林是和平的人,穆斯林大眾是為人類造福的人,是為別人消災的人。

第十一種是要感謝真主,常記死亡。

薄福之人和不幸之人也有十一種行為和表現:

第一種行為就是貪愛今生。他貪愛今生的浮恩,講求面子,在乎別人對他的看法,他不怕真主,就怕別人說他什麼,別人笑話他什麼。

第二種行為是追求私欲,他隻追求今生的享受。

第三種行為是出口傷人,歹猜別人,背談別人,說謊話,說下流話等。

第四種行為是輕視五番拜功,怠慢拜功。

第五種行為是他們與壞人同流合污。

第六種行為是他不知改變自己的惡習。

第七種行為是他自高自大,非常傲慢,喜歡自夸。

第八種行為是危害人類,無益於人類。

第九種行為是他沒有憐憫之心,他沒有同情之心。他不憐憫穆民,也不憐憫其他的人,甚至對小動物都非常殘忍。

第十種行為是吝嗇小氣、不願意施舍,或施舍以後夸耀於人前等等。

      第十一種行為是忘記死亡,好像他會永遠活著一樣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eni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